扶轮问路
上世纪90年代,史铁生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时,对挚友余华说:“希望有生之年,我能把这本小说写完。”余华安慰他:“想什么呢?你肯定还能写好几部。”史铁生幽幽叹一口气:“余华啊,你要知道,残疾人都不长寿。”
彼时的史铁生,确诊绝症已有二十余载,他每天坐在轮椅上,被病痛折磨,被残疾掣肘,每周至少要做3次透析。死亡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,随时可能收割掉他的生命。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他完成了长篇小说——《扶轮问路》。
创作《扶轮问路》的时候,史铁生在轮椅上坐了33~34年,每周做三次透析已达10年。他已走到人生的边上,却还在探索与创作,用他的话说,他活着的57年来,一直就在扶轮问路。
在《扶轮问路》中,包含着史铁生对命运的思考,在常人眼中,他无疑是不幸的。21岁:瘫痪,26岁:母亲去世,30岁:患上肾病,终其一生。史铁生的命运总是在这样跌宕的状态沉浮。可在史铁生自己眼里,幸与不幸,却不能简单而论。在人生的不同阶段,他终于大彻大悟。史铁生在《扶轮问路》说道:四肢健全时,抱怨环境糟糕;瘫痪后,怀念行走奔跑的日子;其实,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,只是两种不同境遇的比较罢了。
病入膏肓
出生在北京的史铁生,从小就是学霸,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运动员。可命运却仿佛捉弄他一样,二十岁那年,他在陕北插队时生了一场大病。原以为很快就能好起来,哪知命运急转直下,他瘫痪了,后半生都要与轮椅为伍。很长一段时间,他都生活在梦魇里,最痛苦的时候,甚至想过了却残生。
那时候,史铁生的母亲总是耐心的照顾着他,希望他能走出阴霾,可史铁生自怨自艾,对母亲的付出视而不见。直到他26岁那年,母亲猝然离世,他才懂得原来母亲早已病入膏肓。
两种不同的境遇
因此,史铁生在《扶轮问路》中写道:“他被命运击昏了头,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,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——这样一个母亲,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。”
的确,人生苦短,万事不能皆遂人愿,我们总是一边得到一边失去,一边崩溃一边自愈,或许不圆满,才是人生常态。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,只是两种不同的境遇所做出的比较而已。
世上万事万物皆是如此,当我们拥有的时候,并不觉得珍贵,可当有一天失去时,我们才会恍然大悟,原来我们曾拥有的种种,原来是那么的弥足珍贵。这种后知后觉的遗憾,仿佛是人性的宿命。
未来太远
未来太远,谁也也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一个先来,因此,只有珍惜当下的拥有,活好现在,才会少些遗憾。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考,史铁生将疾病交给医生,将命运交给上帝,将快乐和勇气保留给自己。他积极接受治疗,在书房里写下关于人生的深刻感悟,与妻子平凡而幸福地生活,和朋友喝茶聊天......尽管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,但他的精神却闪烁着光芒,启发着他人。
这便是史铁生的智慧,斯人已矣,风范永存。尽管史铁生作家离世多年,但他留下的智慧,却能透过书籍这个载体,世世流传。我们依然能透过这本《扶轮问路》,以此找到生活中,那些被你忽视的幸运。
在《扶轮问路》中,史铁生的轮椅的更替见证了作者残疾后由自我封闭到打开心扉、看遍世界、参悟人生的全过程。
书中“我”虽青年残疾,但亲人和朋友的陪伴成为“我”的人生底气,“我”始终活得从容淡定。
我很喜欢书里的这一句:“有个叫史铁生的家伙,扶着轮椅,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。”
史铁生自称“家伙”,充满自我调侃的意味,“扶着轮椅”可以看出史铁生双腿残疾,生活艰难,但他却把艰难的人生之旅写成“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”,云淡风轻,幽默风趣。
看似有些矛盾,但深入审视,就觉得这就是命运的齿轮给我们的启示,在行走的路途中要学会思问,用一种坚韧之精神鼓励自己!
在史铁生的笔下,人性裸露而质朴。他以手术刀般的文字解剖人心,勾勒出生命的复杂与真实。尽管他已走远,然而他对命运、苦难和人性的探讨仍然在悄悄影响着我们。
离世
2010年12月31日凌晨,史铁生突然离世,享年59岁。按照他生前的遗愿,他选择了遗体捐献,他生前说道:“希望新的主人能帮我继续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。”
史铁生这一生实在是多灾多难,病魔突袭,成了生活日常,痛苦相伴,也是人生常态。可他却靠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,用一支笔渡出了非凡人生。
倘若你觉得人生幸运,那么,你应该读读史铁生。倘若你觉得人生充满不幸,那么,你一定要读读史铁生!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