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话的艺术
1.接住别人的开心事:朋友兴奋地说抢到了演唱会门票,别泼冷水说“花不少钱吧?听说位置靠后的,啥也看不到”。一句“太棒了!这位置看现场肯定超爽!”让对方快乐翻倍。
2.“对事不对人”是伪命题:批评时,哪怕说“这个方案不太行”,对方也会感到被否定。把“你不行”换成“这事,可以这样改,试试看”。好好说话,就是最大的情商,也是日常相处给他人带来的情绪价值。
3.少用“但是”转折快乐:“你新发型真好看,但是这个发型,显得脸圆”——前半句全白费。真心夸,你就纯粹点。
4.抱怨要适可而止:偶尔吐槽解压正常,但没人该当你的情绪垃圾桶。持续的负能量只会让别人远离你,大家都喜欢阳光开朗的,偶尔跟对方一起吐槽可以,但是,你整天阴雨密布,像是个情绪黑洞,那人家就不买账了。
5.别在失意人前得意:朋友刚失业,就别大谈自己升职加薪。真正的体贴或者叫高情商,是懂得把自己的光芒调暗一点。
6.收起你的好奇心,保持该有的边界感:别追问人家房子买在哪、工资多少、为啥还不结婚。强行打探私域,如同硬闯别人家门,再热情也招人烦。
7.千万别把“毒舌”当幽默:嘲笑别人身材、口音或爱好,对方只能尬笑,心里可能在骂你,有的人甚至把“毒舌”说成是我性格直,没什么话心眼。说实话,我一听到别人说,我说句话,你别不爱听,或者,冷不丁来一句,你别怪我说话直。听到这样的话,我就想跑。除非是特别好的朋友,否则,我还是请你说得委婉点,给彼此留点体面。
8.关系没到,别乱用“自己人”特权:切勿交浅言深,什么样的情分说什么话,做什么事,刚认识就让人代购、免费帮忙设计,本质上就是没有边界感。
9.别考验人性。《欢乐颂》里安迪打算一次性给孤儿院50万,奇点让她分批慢慢给,不要考验人性。所以,那些需要长期服务的业务,比如装修,不要一次性把钱都给了。
10.远离“杠精”体质:别人说咖啡好喝,你非说致癌;别人说旅行有趣,你偏提踩坑。总是“习惯性反驳”,本质上是你的自恋在作祟,适度的自恋可以让一个人奋进,但是,总想自证,你可能是NPD人格。
11.守时就是守约:聚会总迟到,就是对人的不尊重,因为对每个人来说,时间都是最重要的资源,所以,以后提前五分钟到场。
12.不求不应,不要介入别人的因果:尽量不要上杆子、主动去帮助别人,除非TA向你求助。不要介入别人的因果,有时候你的主动帮助可能剥夺了TA面对困难、走出困境的机会,有时候,痛苦不是坏事,它可能是弹跳前的下蹲。当然,如果你很有钱,可以去做慈善,我这条说的是微观层面。
13.升米恩,斗米仇。帮忙不要超越该有的情分,否则可能引发嫉妒,伤害了他的“全能自恋”(全能自恋是心理学概念),就是伤害了他的自尊心,你越帮他,他可能内心越恨你,想着,有什么了不起。
14.答应要慢,拒绝要快。做完一件难的事,比如找个关系给朋友小孩解决幼儿园的事,虽然你一个电话都搞定了,但也不要太快答应,做完后,也不要太快告知:搞定了,太容易了。这样,对方可能觉得这是特别小的事,就不懂得感恩了。这不是虚伪,是人性。
15.“谢谢”后面加具体:不止说“谢谢”,加上“谢谢你帮我整理资料,省了我两小时”,对方眼睛可能立马就亮了,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,也感受到了你是个懂感恩的人。
16.聊天别当“话题终结者”:别人说“刚看了《奥本海默》”,你回“哦”,天就聊死了。试试“听说特效很震撼?诺兰这次风格咋样?”让话题自然延续。
17.少说“我”,多说“你”:把“我这么认为”换成“你怎么看?”;把“我经历过”换成“你当时感觉如何?”。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说自己,只有你的视角从自己身上移开,多说你,给对方表达的机会,对方才能感受到被重视。
18.拒绝可以“温柔而坚定”:做不到的事,别含糊说“我尽量”。一句“这次实在抽不开身,真不好意思”,比拖延消耗更体面。
19.别人自嘲,你别附和:朋友说“我又胖了”,你可别接“是啊,该减肥了”。自嘲是保护伞,是别人幽默的一种方式,你附和认同,就是你的不对了。
20.别急着给解决方案:朋友倾诉烦恼,很多时候只想被理解,而不一定是寻找解决方案,有时候,对爱人也是。一句“确实不容易,换我也难受”比一堆建议更治愈。社交场真正的意义,不是圆滑世故,而是心底那份不让别人难堪的自觉。懂得为他人喜悦添把火,在沉默处守护分寸,于细节中体现尊重,这些潜规则,本质上都是善意的变装。人情世故不是虚与委蛇,而是懂得知进退,懂冷暖。当你不再为电梯里的偶遇冒冷汗,不再为聚会聊天冷场而心慌,你会发现:规则之下,人心自暖。
标题:说话的艺术
日期:2025-07-20 17:04
链接:https://zhouwenxi.com/index.php/archives/439.html
许可:© CC BY 4.0 ·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